你是否因為「敏感肌」就對 A 醇敬而遠之?又或是擔心「脫皮、冒痘、泛紅」?
本篇一次拆解 A 醇的真實功效與風險,帶你從濃度、頻率到夜間保養步驟,分階段安全上手,讓肌膚重現光澤,遠離使用迷思。
什麼是 A 醇?核心機制 × 主要功效
核心機制
-
代謝轉化
-
A 醇 → A 醛(Retinaldehyde)→ 反式維生素 A 酸(Tretinoin)
-
每一步氧化皆需專一酵素(RDH、RALDH)參與,速度影響刺激度與功效。
-
-
核內受體調節
-
活性型視黃酸與 RAR/RXR(視黃酸受體/視黃X受體)二聚體結合
-
啟動細胞增生、分化和角質更新相關基因
-
-
角質層重塑
-
加速表皮細胞脫屑與更新
-
淨化毛孔,減少角質阻塞
-
-
膠原蛋白再生
-
促進真皮層成纖維細胞活性
-
上調膠原蛋白 I、III 型及彈性蛋白合成
-
主要功效
-
細紋撫平 × 改善皺紋
-
持續使用 8–12 週即可見微細紋深度減少
-
-
膚質提亮 × 均勻膚色
-
減弱黑色素沉澱,防止紫外傷害後色素回流
-
-
毛孔收斂 × 粉刺調理
-
抑制角質過度增生,減少粉刺、青春痘生成
-
-
緊緻彈性 × 提升支撐力
-
真皮網狀結構重建,撐起下垂組織
-
-
抗老前瞻 × 預防未來損傷
-
強化細胞修復力,抵禦自由基傷害
-
-
刺激性:A 脂(Retinyl Palmitate)>A 醇>A 醛>A 酸(Tretinoin)
-
初用者建議:隔天一次,並搭配保濕、舒緩成分;日間務必防曬。
-
曾有乾癢泛紅,可先降低濃度或分段式導入。
特性 | 功效說明 |
代謝老廢角質 |
|
膠原蛋白再生 |
|
使用前,你該知道的 3 大副作用
- 過敏脫皮/泛紅
敏感肌初期容易出現脫屑、泛紅現象,建議先做「手腕內側測試」,濃度從 0.01–0.03% 起跳,再循序加量。 - 代謝爆痘/粉刺浮現
A 醇促進深層代謝,會將潛伏痘痘一次浮出,持續時間約 2–8 週,屬於「代謝期正常反應」。 - 乾癢脫屑/保濕失衡
高濃度或過度頻率易造成水分流失,使用後務必加強保濕、防護,並採用溫和潔面與化妝水打底。
敏感肌分階段使用攻略
- 第 1 週:手腕測試+隔日 1 次
0.01% A 醇,洗臉→化妝水→A 醇→潤膚乳,隔日一次。 - 第 2–4 週:濃度維持+頻率提升
若無不適,可逐週增加至隔日或每日一次。 - 第 5 週後:濃度升級
視肌膚耐受度,升至 0.03–0.05%,並觀察 2–4 週。
這些族群請多加留意
- 弱敏肌膚者:輕度敏感可低濃度嘗試,重度敏感請醫師評估。
- 無防曬習慣者:日間使用需搭配 SPF50+ 全臉防護,否則風險極高。
- 孕婦/備孕/哺乳期:A 醇代謝後具致畸風險,禁止使用。
常見 Q&A:一文解答 A 醇疑惑
- Q1:為什麼 A 醇容易氧化?
- 維生素 A 衍生物極易與空氣/光接觸失效,須使用不透光、密封包裝並冷藏保存。
- Q2:白天能擦 A 醇嗎?
- 白天使用需搭配 SPF50+ 全臉防護及高效保濕,建議仍以夜間使用為主。
- Q3:可與果酸、水楊酸同用嗎?
- 同用可提高角質代謝,但建議前測並分時段使用,以免過度刺激。
延伸閱讀
※本篇為衛教知識分享,保養品使用後狀況依個人肌膚差異而異,如有不適請立即停用並諮詢專業醫師。